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期刊列表

标题: 作者:   关键词:    
  • 转折与延续——论李凖的《黄河东流去》
  • [摘要]李凖《黄河东流去》体现了20 世纪70— 80 年代文学转型时期的“过渡性”现象,体现了作家对前后两个时期现实主义写法上的双重反思。通过书写黄河难民的“家史”和“村史”,作家试图思考黄河文明中“家”与“乡里乡亲”的深层情感结构。通过对“李麦”“算命先生”等形象的刻画,表达了对盈利性商业的不满,也写出了受苦农民革命意识和国家意识的自发性。这些主题延续了李凖合作化小说关心的农民觉悟问题,在农民形象的刻画上,作家试图寻找更唯物主义的解释。
  • 李海霞
  • 全文[ PDF 1760.0 MB ] 2020.4(9):185-192  共有 384 人次浏览
  • “纯粹”与“杂色”的变奏——重读《青春万岁》
  • [摘要]《青春万岁》的复杂性,需要置放到作家创作整体流程和文学史背景中予以细读和落实。围绕作品主人公杨蔷云及两大核心情节——阅读革命与蔷云游春,可以发现文本内外“纯粹”与“杂色”的变奏。变奏与越轨的笔致,首先彰显出审美结构的意义,这是历史形势、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学文本之间重要的调节力量;其次提示历史过程中动态而细微的变化与可能性,丰富我们对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的认知;再次呈现文学史上青春想象的辩证性:在接受社会训导的同时释放出潜在的、不可驯服的活力。
  • 金 理
  • 全文[ PDF 1822.0 MB ] 2020.4(9):193-207  共有 383 人次浏览
  • 一个“游魂”的“寄居叙事”——论莫言《生死疲劳》的叙事实验
  • [摘要]莫言在《生死疲劳》中通过“视角叠加”创造了一种“寄居叙事者”。这种“寄居叙事”实验,脱胎于其早期拟人化的“动物视角”和“人”“物”叠加的“物视角”叙事,超越了以卡夫卡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派“异化”叙事和中国古典志怪小说的叙事传统,又不同于当代影视艺术中的“穿越”叙事,颇为成功地拓展了叙事者的视域、知域和叙述能力。莫言通过“寄居叙事”的“视角叠加”所获得的叙事自由和叙事权力以及借此表达的现实关怀,是莫言小说艺术魅力的重要支撑。
  • 王西强
  • 全文[ PDF 1747.0 MB ] 2020.4(9):208-214  共有 459 人次浏览
  • 跨媒介叙事的互动与裂隙——以《活着》的电影改编、小说修改为考察中...
  • [摘要]结合电影史料及小说版本异文综合考证后得知,余华参与电影《活着》剧本生产历程,其实就是小说修改过程,期间作者曾多次吸收导演张艺谋建议,并遵循电影叙事思路与逻辑进行文本修改。但小说修改本却并非电影定稿剧本,张艺谋另择专业编剧在小说修改基础上进行剧本定稿,最终使《活着》影像呈现与长篇修改本之间存在诸多差异。《活着》跨媒介改编所呈现的叙事裂隙,既体现电影叙事对文学叙事的役使和规训,更折射出不同媒介创作主体观念的碰撞与交锋。
  • 罗先海
  • 全文[ PDF 1762.0 MB ] 2020.4(9):215-223  共有 569 人次浏览
 1  2